張曼娟:寫作代表存在

 

鑄造一個人要從寫作開始。

能夠把自己、還有接觸到的世界,描述得愈清楚、愈有力量,就愈能夠感動人。反之他就是蒼白的、空洞的,說不出自己的「存在」。

一個人無寫作力,幾乎代表他沒有「存在」,寫作力愈強的人,他的存在愈是強大。

每個孩子的內在都有創造力,針對他們不同的狀況啟蒙,才能讓他們真正成為一個能寫的人。

我在網路有放一篇文章「黑球很孤單」,講一個小男孩從抗拒寫作,到願意掏心掏肺,把內心最深處的感受跟我們分享。

他寫,孤單的感覺就像一堆五顏六色的球,「…….有紅色的、白色的、綠色的、黃色的、藍色……,小朋友們撿起自己喜歡的球,每顆球都被撿起來,可是,天漸漸黑了,整個草地上只剩下黑球,沒有被人看見,於是,黑球感覺很孤單。」

我們看了都起雞皮疙瘩。如果我們不了解他的生活,不了解他的孤是因長年隨外交官父親在許多國家搬來搬去,無法交到知心朋友,那就無法引導他寫出這樣的文章。

這已不只是教學或寫作訓練了,而是種心靈與心靈撞擊的感覺。男孩在回應我們對他的關心、期望與不放棄。

寫作有很多面向,這當中包含對自己、對他人心理狀態的了解。我們必須多知道自己是渴望的、絶望的、憤怒的或者焦慮的?然後也得知道別人在某種情境之中,有什麼樣的感覺。

這些都是對人情世故是否理解,以及和別人溝通的
能力,一個重要的指標。

一個有語言魅力的敍事者,就是美麗的人。當他說話時,邏輯清晰,沿著主脈走,大家都會留心傾聽,這就是他的魅力。

我覺得這是每個人一生都要具備的能力。(摘錄自天下雜誌--教出寫作力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